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穷爸爸养出5个名校博士,经验有哪些?相关的问题,今天,191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穷爸爸养出5个名校博士,经验有哪些?
「穷爸爸
养出5个名校博士
教育经验就10句话」
被称为“人才魔术师”的蔡笑晚先生
培养的6个子女中有5位博士1位硕士
“博士之父”
你能想象吗?
一位家境普通,没钱也没什么背景的爸爸,竟然把6个孩子都培养成了优秀人才:5个名校博士,1个名校硕士。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长子,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次子,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5岁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学位;
三子,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美国圣约翰大学博士;四子,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博士;五子,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现在银行机构担任要职;六女,18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28岁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现为哈佛大学博士生导师。这个爸爸名叫蔡笑晚,是一名乡村医生,收入微薄,一家8口挤在16平米的出租屋里生活了很多年,却把孩子们培养得个个成才。
因此,他被誉为「博士之父」。
他的教育经验,被总结成了10句话。这10句话非常简单,每个人都能做到,却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
1、除非对号入座,否则,一律挑最前面的位置坐。
不要怕坐前面显眼,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想让别人认可你的闪光点,就得先让别人看见你。坐在前面,就是让自己变得醒目的开始。
2、训练孩子的走路姿势,昂首挺胸,两眼看向远方。心理学家曾经对15000名志愿者进行测试,发现走路时总是昂首挺胸、目视前方的人,往往心态更好,更有自信心,幸福指数也更高。
而那些含胸驼背、左右摇摆的人,则普遍更加自卑,心理素质较差,也更加悲观。
3、练习正视别人,并且保持微笑。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真诚又坚定的眼神,代表着自信。一旦我们敢于正视别人,目光坚定,就等于是在告诉对方,我是真诚坦荡、可信赖的。而眼神闪躲,或者频繁眨眼,不敢正视别人,往往意味着胆怯、不自信。
4、从1岁半起,教孩子带路。
不要一直做孩子的引路人。每次出门,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为爸爸妈妈带路。这是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开始。适当放手,让孩子成为主导者,当他第一次取得小小的进步,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家长的肯定和鼓励,是培养孩子独立和自信最好的“心理强化剂”
5、从3岁起,让孩子尝试适当存钱。
存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知道这个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知道为危机做好准备。存钱,实际上就是买下另外一种可能。从小教孩子理财,就是教他独立、思考和自律。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许就会为孩子种下梦想的种子,长大后,长成参天大树。
6、3岁之后,教会孩子礼仪。
家里来了客人,蔡笑晚会请孩子们帮客人拿椅子,请客人吃水果,给老人让座。
懂礼仪的孩子不会学坏,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
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
7、有意识地和孩子争论,让孩子赢。
不要总是让孩子输。故意站在错误立场上,让孩子在争论中取胜,并及时表扬。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我们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适当的示弱,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和胆量。
8、培养孩子当众发言的能力1。
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往往都是人才。
能清楚地当众表达观点的人,可以获得更多机遇。
孩子的口才从小就要开始锻炼,平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唱歌,朗诵诗歌,复述一些小故事,参与辩论,多读书,多和陌生人交流等。
9、经常用暗示的方法,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特殊人物将来必定有出息。有时候,不是因为做到了才相信,而是因为相信才能做到。在那个家家户户挂着时尚海报的年代,蔡笑晚家里挂的是什么呢?是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伟人的画像,他还向孩子们讲授科学家们的故事。让孩子相信自己会有出息,他就会渐渐长成自己相信的样千
10、不要粗暴地否定孩子的意见。
哪怕父母认为不正确,也不要粗暴否定孩子的意见,而是尊重孩子的想法,给出诚恳的建议。
191招生网
当孩子的意见和自己有冲突时,失去控制大吼大叫,一味地否定孩子的意见,只会使孩子养成沉默寡言的孤僻性格。

为什么高中老师都是名校博士毕业?
众所周知现在本科生几乎达到了遍地都是的境地,所以就业问题愈发严重,公考以及教师招聘等政策类考试本是相对公平的,但是部分学校对985高校毕业生或名校毕业生的热衷,让许多想当教师的毕业生不能如愿,尤其重点中学招聘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高,让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生不知该“何去何从”。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现在的教师招聘是越来越火爆,不管是什么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有当老师的想法,但是教师招聘对学生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
有的学校在招聘的时候会要求学生的学历必须是研究生硕士学历或者是985或211名校毕业,并且这样的情况时越来越多。
就比如重庆一中在招聘教师的时候,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就非常高,从晒出来的教师录取名单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两位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还有5名是毕业于北京大学,在这其中,还有8名硕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生。并且还有6名教师是来自教育部直属下的公费师范学校。
可以准确地说,学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是越来越高,面对越来越高的学历要求,就会有许多大学生表示以前专科生就可以做高中教师,但是现在的高中老师大部分都是名校毕业的博士生,为什么以前跟现在老师的学历差距会这么大?老师的学历提高之后,老师的教学质量也会提高吗?
以前教高中的都是中师生,现在却是名校博士生,教育质量是否提高
其实,在以前那个年代,老师的专科学历就已经是很高的学历了,因为那个时候,很多人对教育都是不太重视,所以上大学的人就会非常少。
有时候一个地区可能就会出现一个大学生,跟现在家家都有一个大学生是没法比的。这也说明了当时的专科学历的质量就已经很高了,所以那时候的专科生是非常有资格教高中的。
现在高中老师的学历在不断提高,也是跟现在的大学生人数增多有关,现在社会上,大学生太普遍了,可以说到处都有大学生的存在,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变得很困难。而选择报考老师的学生人数也是愈来愈多,学校面对如此多的报考人数,就不得不提高了招聘的门槛。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以后,一些名校的学生或者硕士博士生也没有机会进到更好的研究所工作,于是他们就选择加入了教师行业,越来越多的清华北大的学生跟普通的本科学生一起竞争,这结果不用想,就心知肚明了。
从之前的专科生教高中,到现在的博士生教高中,教师学历提高的同时,教学质量究竟有没有提高?从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看,确实是有一定的提高。
毕竟老师是接受过名校的教育,他们的教学方式也是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只能说是更加适应现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不能说现在的硕士比以前的专科生有多强,只能说这两者出现的时代不同,教育本就应该是跟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的,要随时进行创新。
年轻教师要向老教师学习,还要尊重他们
但是以前教高中的专科学历的老师,他们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所以,现在的学生还是应该尊重学校里的那些老教师,他们也是付出过努力才得到现在的成绩。
年轻教师虽然学历比老教师的学历高,但是在管理班级和跟学生的相处上可能会有些不足,老教师已经在教育行业摸爬滚打了很多年,所以他们的身上还是有值得年轻教师学习的地方。年轻教师应该学习老教师怎么管理班级,怎么跟班级里的学生相处。
年轻教师还要学习老教师的备课能力和教学能力,多听听老教师的课程,在听完他们讲的课之后要学会总结,学习他们的课堂中出现的闪光点,然后将这些闪光点利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学历的高低并不能决定一个老师能力的高低,也不能说学历高的教师就一定会教课,带出的学生成绩就一定好。作为一名教师,在学历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否则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游刃有余。

如何申请国外的文科博士
191招生网(https://www.1915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如何申请国外的文科博士的相关内容。
首先说一下,文科博士其实是一个很泛的概念。总体大类上说可以分成社会科学的和人文类的。比如心理学,经济学,传播学就可以算作社会科学的。历史,音乐研究,英美文学这种就是人文的。
当然其中也有交叉的,比如传播学里的批判学派的其实就偏人文更多一点。
其次,美国是一个不多见的采取博士授课制的国家。中国的博士系统主要是引进的英国博士制度,就是博士一般上来就做研究,不授课(就算偶尔有授课也非常短),这样加快了博士们的毕业速度(中国和英国博士一般都是三年制毕业)。
然后美国的博士体制 ( 六至八年毕业 ) 保证了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到研究方法。很多国内的人认为文科博士们的论文就是扯淡,通篇议论,综述。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因为文科博士尤其是社会学博士经常应用定量分析法。这也是制度原因使得美国博士的含金量比中国高。
至于文科博士的申请,各个学校各个专业具体都不尽相同,但大类基本一致
申请过程:
一.申请条件
申文科 PhD 一般要有一个或两个 MA (尤其是跨学科的系),虽然也有不少 BA 直申到很好的项目的情况,但大多数学校那里 MA 是必须的。经济情况允许的话,先在美国香港或欧洲读一个名校的一两年 MA 可最快帮你转轨,再申 PhD 成功几率很大,这是最理想的。但如果条件不允许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三年硕士毕业后直接申请,另一种是两年硕士提前毕业(节省时间)后读一到两年的有奖 MA 再申请。前一种需要自己准备多一些,有一些跨度,第二种时间可能会长一点,但积累会好一些。只是有奖 MA 选择不多。另外公立大学有些有可转轨的 MA/PhD 项目,可以用 TA 的形式给你资助
二.申请材料
1 核心材料: Statement of Purpose (SOP) 和 Writing Sample(WS) 始终是最重要的。 SOP 长度大概在 1000-2000 字中间,语言上与 WS 不同,应该越平实越好,内容上至少应该谈到:
( 1 )你的研究领域和问题概述(几句话的总结)
( 2 )研究的主要思路和问题域(并不一定要有很明确的论点,但应有论点所在的问题域,即该研究方向和某研究计划的真正意义何在)
( 3 )就该领域和问题而言,你在文本和理论知识、材料、课程及语言能力上的储备(可以客观地谈我看过哪些相关材料,有几门语言,上过哪几门相关的课等等,更好的是间接地与你的研究结合起来谈,例如“针对某某问题我打算利用某些材料,某某理论来研究”等等)
( 4 ) PhD 的学习和研究计划(主要是你打算从哪几个路径发展你的研究,这几个路径如何能利用到该系提供的课程、教师和研究机会等资源。当然如果你对该系还不是很了解,可以不用细谈利用资源的这部分,但建议至少要谈到一些在 PhD 阶段对自己研究的一些规划,当然这些规划即要有挑战性也要比较现实,可以在几年内达到。)
( 5 )其他的相关经验,例如会议和期刊发表,教学,或翻译。尤其是 CV 体现不出来的部分。
*1 因为申的学校很多,并不必要针对每个学校修改,基本上确定一个模板,如果是不同的系就强调一下你研究的不同侧面,例如你做文学但是申一个比较哲学的系,那么应该调整下中心,多谈你的计划的理论向度和相关经验。如果是特点非常相似的系,用同一篇 sop 就好。
*2 WS 的长度大概 20-25 页,也可以是更长的论文的节选。尽量多修改,尤其是思路、结构、引用和表达方面。语言方面有修饰则更好,但研究深度还是首要的。在研究进行到一定程度以后,不妨选一两篇和你的进路相似的在国外近年主流期刊上发表的文献作为主要的写作参考。 SOP 和 WS 当然如果能请在国外任教,熟悉学术范式的老师或同学帮忙看看提些反馈意见会更好。
第二重要的大概是推荐信。如果是在国外读的 MA 就非常非常重要,毕竟文科学术圈子很小,老师都有些互相了解。在美读 MA 的话尽量多利用 office hour 向教授请教你研究的问题和困惑,帮助你快速提高,也让老师多了解你的计划和想法,更有可能给你写一份详细而有力的推荐。推荐人最好是 tenured faculty 。另外从时间上来讲,两年的 MA 的话,在第一和第二个学期( Fall & Spring )给你上课的老师最有可能是你的推荐人,因为第三个学期中就要申请了,所以第一年在喜欢的课上可能要多分配些精力。
在国内的话可以找熟悉自己和拿高分的课上的老师来写,当然也有人通过交换等经历拿到外面的推荐。要推荐信的话应该提前和老师约好(有教授的说法是至少提前两个月),并且确保你要申的时候提醒他们,如果教授太忙没有回应要立刻换人,申请提交了以后也是可以改的。如果是被迫自己写自己交的话,注意至少不要用类似的格式或同一个电脑提交 …… 很无奈,也没办法。提交完成和申请结束后应该给老师写信表示感谢。
TOEFL 方面,如果入学后需要做 TA 的话 , 口语要 23 分以上, 如果达 不到的话 , 有的学校在入学以后 有语言培训中心 可以提供培训,总分 尽量 100 以上 。当然如果冲刺康奈尔这类文科顶尖院校,需要更高的托福成绩才能让自己力拔头筹获得录取。
GRE 看不同的学科,非英语或比较文学系的 Verbal 153 可能就够了。 (但是比较文学可能会有部分专业对于学生的其他语种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法语,日语,德语等等) 但如果这些文学系或综排较高的学校最好能考到 160-165 以上 (满分 170 ) ,至少能保证不成为录取的障碍。
GPA 方面, 如果 是 BA 本科 直申, 需要 3.6 甚至 3.7 以上的 GPA , 如果是 MA ,至少需要 3.4 。
另外有的学校会要求在 SOP 之外交一篇 Personal History ,这个可以很 “personal” , 需要描述个人经历,尽量提供在专业领域方面的专攻程度。
三.申请时间以及 OFFER 发放
一般来说都是当年的 9 月至 11 月进行递交申请。 PhD offer 一般是按两批发, 1 月底 -2 月初是第一批, 3 月到 4 月中是第二批 wait list 录取。有不到一半的学校会有面试。面试一般来说会围绕你的研究。一般不会出现类似“你能不能解释一下这个概念,你读没读过那些文章”,而是“能不能概括一下你的研究计划,你是怎样开始对这个研究感兴趣的,有没有兴趣把研究向某个方向扩展,你能不能教某些课,你有没有其他的选择;你会不会来我们学校”这样的问题。回答不用太长,简介明了,就当聊天就好。
录取以后有机会当然要去 campus visit 了解情况,这点最重要,不能去得话要跟对方的老师和学生取得联系,争取多了解些网页上看不到的信息。然后就是各方面的考量了。如果两个学校排名类似,当然去更合的学校,但当两个学校相差较远的情况下,例如在有 20-30 和 50-60 名两所学校,而 50-60 更合适的情况下,应该毫不犹豫地选 20-30 。(文科学校多少拼的是软实力和名气,而排名靠后的综合类大学则更多地会把学校资源资金投入在理工科上以求发展,因此文科专业将很难得到发展,故而应当选择排名尽量靠前的学校)
另外应该查清教学任务具体是怎样的,教那些课,任务量怎么样,耗时多少,暑期是否有补助,以什么形式,当地生活消费水平等等。
美国文科 PHD 一般学制六年到八年,也许可能更长,能在五年之内拿到博士学位的寥寥无几,很多先天性智商以及思维能力优秀的理工科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学研能力从而获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对于文科学生而言,想要在短短三四年之内修完美国博士的学业内容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美国的文科博士学位是需要长时间在浩阔无边的书海孜孜不倦地钻研才能获得的,所以美国文科博士的学业时间大概是在六到八年左右。
在成功获得录取之后,在满心欢喜于获得布朗大学社会传播学专业的博士 OFFER 后, 谜一样的 YARD LIFE 才刚刚正式拉开帷幕。
文科博士的前两到三年一般就是选课上课,修完学分。只要按照学分要求完成选修课程,导师 (adviser) 应该也没有多大意见,只要在每学期选课前跟他(她)聊天见面,获得他(她)选课授权即可。一般来说在每一学期的开学时,学生所选的每一门课都会收到一份 syllabus ,它上面列出了这门课这一整个学期的 16 周,每一周你要完成的阅读、上交的作业、该参与的讨论任务和其他所有的要求,老师不再每次布置作业,更不会提醒你交作业,倘若逾期或者未能完成,那么只有补考或者重修。而这些课程要求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吸收海量的知识,才能够应对教授应接不暇的论证问题和观点阐述。
修完美国文科博士基本课程,就该准备你的文科 PHD 资格考试( Qualified Exam )或者( Comprehensive Exam )了。每个学校规定不同,有的只要考一个,有的要考三四个。不过大致的内容便是根据教授委员会或者你跟导师一起讨论列出的书单,写几篇论文然后进行口头答辩。这类考试不是考你的知识记忆,而是靠你对你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和成果的了解掌握情况,有可能考试长达几天,比如说 72 小时甚至更多。对于 Qualifying 考试而言,考生会提前收到教授给出的题目,随后进入一个没有任何网络书籍词典的小教室,只有一台电脑,考试时间大概是 3-4 天,需要完成一本 80 页的论文著述。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在海量的阅读评析累积后,才能够通过这场考试。
只有通过这一个答辩才能够进入博士候选人的名单中,博士学位候选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位子,一般简称 ABD ( All But Dissertation = 除了论文以外全有)。 UCLA (全美语言学专业和毕业难度排名第二,因为乔姆斯基 的存在使得 MIT 牢牢占据语言学第一的位置)和其他很多学校还专门在此设置一个过渡性学位 C.Phil. ( Candidate in Philosophy )。
有了 ABD 就可以不再在学校注册交学费了,可以自己独立完成论文,同时可以出去找工作养家糊口了。在找工作的履历表上也可以明确填上这个 ABD 学位 —– 被视为高于硕士的一个学位。
当正式通过美国文科 PHD 考试之后,博士论文答辩,就有差不多两到三年来完成博士论文。慢工出细活。好好写论文是最后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当然在这个阶段并不是闭关在家写论文,还得做助教,参加学术会议,参加各种工作坊。
总结来说,去美国读博,美国文科 PHD 读完可能耗费是人从二十岁到三十岁的最美好的阶段。(个别文学专业如比较文学因为阅读量要求更高,修完学位可能需要花费近十年)可能牺牲了谈恋爱、旅游、跟家人团聚的时间来完成这份学业。你的青春年少,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学业。
最后拿到美国文科 PHD 学位证书的那一天一定会热泪盈眶,因为所付出的牺牲对于一个人而言实在是太重大了。
以上就是191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191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1招生网:
www.191577.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