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7 13:54:52 | 191招生网
中医药大学排名如下:
1、北京中医药大学
简称“北中医”,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在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学科评估中,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均为全国第一获A+评级。
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作为中医药学的老大哥,学校在国际上也是享又盛誉,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也非常高。
2、上海中医药大学
简称“上中医”,建于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校长,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第一所中医药院校。
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中中医学、中药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合三个学科全部进入最高等级的A+档排名全国第一,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学科的高校。
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此外还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个。在中医药领域,学校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3、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始建于1954年,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享有“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的美誉。学校现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主干学科均进入A类;中药学更是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学校位于南京,虽然在省内高校众多,但学校依旧以其特色获得行业认证。
4、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是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学校之一,先后直属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2000年转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现为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拥有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点4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点19个。中医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同时中医学也是国家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在学科评估中中西医结合为A-,其他相关专业也不差。学校位于广州,事业我国对外发展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窗口。
5、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入选国家“双一流”。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成都中医学院,是我国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学院。
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药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学科评估中,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均为B级,也是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级中医药人才,多个第一诞生于此,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
5、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并列第五,学校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中医高等院校之一,2006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校现有16个学院、1个学部、1个研究院所、3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中药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还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在学科评估中,学校的中药学也是被评为A-、中医学评为B+,实力非常厉害。
扩展资料
中医学毕业生六大就业方向:
1、中医临床医疗工作。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医疗卫生单位如各级中医院、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由于竞争激烈,目前本科毕业生留在大城市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机会较少,主要去向为县级、乡镇级医院。
2、科研教育工作。毕业生可选择在中医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教育等工作。
3、中药研制、开发或药物销售工作。毕业生可选择在药厂或医药公司从事中药研制、开发或药物销售工作。
4、国内升学或出国留学深造。提升综合能力与学历层次,增加择业资本,提升就业竞争力。研究生毕业再就业,相对会容易许多。
5、中医养生等预防保健机构。近年来,中医养生大受青睐,擅长针灸的学生可以考虑这个就业渠道。
6、转向全科医生。随着农村、社区医疗事业的发展,选择在社区、街道医院或基层医疗工作单位做全科医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在偏远的中小城市、县城或乡村,这方面的人才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医学院有以下几所学校 :
一、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其历史悠久,学科实力强大。
二、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学府,其在中医药教育、科研和临床医疗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声誉。
三、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南方地区中医药教育的重要基地,其在中医药研究、教学和临床应用方面都有显著成果。
四、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是江苏省内知名的中医药学府,该校的中医药学科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成都中医药大学 191招生网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西部地区中医药教育的领军学府,其在中医药的科研、教学和临床医疗方面都有深厚的实力。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医学院校也设有中医学院或者中医药相关专业,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这些学校均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研究经验,致力于培养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其课程设置涵盖了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临床实践以及相关的现代科学知识,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中医药教育。选择这些学校,可以为学生未来的中医药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191招生网(https://www.1915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国最好的中医学校排名的相关内容。
中国顶尖的中医学校排名如下:二本公办中医学院有哪些学校二本的医科大学:1、南昌医学院南昌医学院是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行政主管、江西省教育厅业务指导,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医学院校。2、河北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河北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
中医大专学校有哪些中医大专学校有以下几所:1.北京中医药大学。2.上海中医药大学。该学校创建于1956年,是国内较早成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拥有较为完备的中医药学科体系。详细解释:中医大专学校是指专注于中医教育和研究的专科学校。这些学校致力于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专门人才。除了上述提到的学校,还有以下几所也值得关注:3.
广西有哪些医学院校?广西学医的大专院校有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卫生管理干部学院。1、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GuangxiMedicalUniversity),坐落在具有"绿城"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入选中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
三本医学院校有哪些三本医学院校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1.吉林大学医学院。2.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3.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4.长沙医学院等。解释:三本医学院校是指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医学类院校,这些院校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专业设置,培养了大批医学专业人才。以下是对几所三本医学院校的简要介绍:1.吉林大学医学院
中国二本的军医学院有哪些?1.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2.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4.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5.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6.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6.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7.中国人民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8.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9.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陆军学院10.中国人民解放军
西藏的医学院校有哪些1、西藏藏医学院。西藏藏医学院是藏医学专业一直以来实力比较强劲的一个学校,一直以来都是排在藏医学专业的第一名。学校设有5个教学机构,开办有5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专业,教育部新批准护理学、市场营销2个本科专业。2、西藏大学医学院。西藏大学医学院办学三十年来,已为西藏地区培养了近6000名医疗卫生人才,成为西藏大学医疗卫生战线的骨干力量。为加速西藏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人民
湖南有哪些2本医学院校1、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医学院历史悠久,起源于1911年美国人胡美博士设立的湘雅护病学校。百年的风雨沧桑,几经变迁,历经了湖南护士学校、湖南省卫生学校、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重要时期。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省会长沙市,是湖南省重点建设本科院校,也是首批招收博士
二本民办医学院校有哪些目前,中国大陆地区有一定数量的二本民办医学院校。下面将依次介绍这些学校及其特点。1.南华大学湘杏学院南华大学湘杏学院是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一所二本民办本专科医学院校。该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湖南省第一所具有医学类专业的独立设置民办高校。湘杏学院拥有齐全的基础医学实验室和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2.浙江万里学院医
2024-09-11 16:53:20
2024-09-22 20:23:23
2024-09-16 09:31:53
2024-09-15 15:47:08
2024-09-15 07:00:03
2024-09-14 1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