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中央财经的比较,各有什么特点?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191招生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管理类专业是个坑?
管理类专业不是坑。
基本解释:
对管理学专业广而盖之一律称为“坑”,不免有点以偏概全。公管等专业当下“挨打”,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管理类专业都是坑呢显?然不是。譬如,管理类中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这些传统较“热”的专业,目前各方面依然相对比较“友好”,而工程造价、电子商务等专业也曾红火一时。所以,把问题定义成为管理类“热门”多、“坑”也多,可能更贴切一些。
很多管理类专业之所以成为坑专业,并不仅仅是本专业所学针对性差,宽而不精,背后的成因其实很多。
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部分专业宽而不专,的确是存在的。如工商管理专业,学的东西比较杂,营销、财务、电商、人资都会涉及,学的东西多但是不精。
很多学生大学四年毕业了,对应的大多数综合性管理岗位要求富有经验,而往财会、营销等方面发展,又面临着与这些方面更专业人才的竞争。
读研的话,很少高校的工商管理硕士招收应届生,而且学费也非常高。而公管专业方面,如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1998年由原来的教育管理、体育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环境经济与管理及人口学专业重组合并而成。
到2012年又整合了高教管理、职教管理、国防教育管理等7个专业,前前后后合并的这一长串专业,导致该专业要学习的内容针对太多、太杂了。
但并非所有管理类专业都宽而不专。如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工程造价、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等技术序列或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专业,也是需要进行专、精培养的,而且从就业需求看,会计学曾是容纳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专业之一,毕竟“哪里有经济,哪里就需要会计”。
但也有人主张考生一定要慎重报考,原因又是何在呢?一定程度上,既有内在的因素,也有外界因素的影响。
管理类专业比价好的学校:
管理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前三的是: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
191招生网
1、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
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21世纪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全国重点大学。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
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3、 山东大学,简称山大(SDU),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计划”,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国立大学,也是中国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中央财经的比较,各有什么特点?
如果要客观比较这两所高校,最权威的是用官方数据说话,不要道听途说。
一、比地位:中财和贸大都是教育部直属211重点高校,不过中财第一批进入了985创新平台,还是国内首批49个培养高水平研究生试点高校之一;而贸大不是。
二、比名气:贸大早于中财进入全国重点大学,90年代因国家对外开放曾名噪一时,在北京那个时代的人眼中,贸大的确是名气很大的。但近年随着“外贸热”下降,其有一直走下坡路的趋势,而同期中财却迎来蒸蒸日上的大发展时期,后进先上。所以,目前真正在北京经济界人士的看法,两校在财经方面,是北大、清华、人大之后,基本一个档次的高校。
三、比学科:中财拥有财经类院校唯一一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包括会计学在内,其覆盖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1个,而贸大是两个。
四、比实力:按教育部学位中心2009年组织的学科评估,中财的应用经济学处于国内第3位,理论经济学处于21位;而贸大的应用经济学是第10位,理论经济学榜上无名。就经济学方面的培养实力,说中财高于贸大应没异议(至于那些毫无根据的杂说,不必信之)。
五、比就业:应该说中财、贸大都以就业好而著称,在2010年著名的麦肯锡第三方调查中,中财就业和上财并列第六位,贸大也在前10。不过,中财偏国有单位,贸大偏外企。相对而言,外企的特点一是待遇高,二是一般集中在一线发达城市,据此认为贸大的就业质量显得更高一些。
六、比出国留学:一般意义上,因为贸大的“外”的特点,理论上应该比中财出国更有条件。但目前看,出国留学对学生并不是难事,一些一般院校的学生只要愿意走1+3的路子,几乎人人都可以。这里面应重点比较公派留学,因为中财进入了公派留学培养高水平试点高校,的确会比贸大机会多一些。
综合各方面因素,中财和贸大目前还是一个档次上的高校,都是很好达到学校,但各有所长。从这个角度,在其中选择的话,唯一可比的就是专业。如果学国贸、法商学,肯定贸大好,如果学金融、保险、会计、财务管理、财政、税务、经济学等,首先选中财。
另外,客观说在贸大学经济,外语加强有底蕴,这是贸大保持良好就业态势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个人感觉贸大的就业办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很有效率,值得中财学习。
至于上财,个人觉得也是不错的学校。其相对中财,由于学校发展比较平稳(中财曾受文革冲击一度停办影响),各学科发展比较均衡,教育也比较西方化,学校又处于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加之校方招生、就业宣传都是财经院校中做的最好的,至少在长三角打出了很大名气。其拳头专业就是会计学,与中财的金融类似,学科做的很发达,Acca、cga、CPA、美国会计、会计电算化等有很多方向供选择,也是值得一读的。
根据广受中学生喜欢的《高考金刊》有关招生办推荐,认为目前中财、上财、贸大是财经院校的三驾马车,是财经第一集团的高校。目前,这三所高校的校方保持着不错的交流,或许是同行相轻吧,不知为什么会有一些学生在网上骂战不停,抬高自己,压低别人,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相互贬损,甚至到有失偏颇的程度。这里面也可能有少数别有用心之人的挑拨煽动。
对这些,个人觉得校方应引起重视,做好学生引导工作。相信谁有更博大的胸怀,能够海纳百川,取长补短,谁就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也奉劝学生们安心读书,做强自己,才是正道。因为不用说这几所财经院校,就是清华、北大,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良莠不齐。学校是一方面,学生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才是真正应该讨论和认真思考的事情。

本科末流985公管专业,想保研北大政管学院,需要怎么做?
191招生网(https://www.1915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本科末流985公管专业,想保研北大政管学院,需要怎么做?的相关内容。
想要保研至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简称北大政管),需要全面了解学院的招生情况、专业设置、保研数据和录取趋势。北大政管作为国内顶尖政管学院,其保研政策、招生规模及录取人数一直是众多学子关注的焦点。
北大政管学院成立于2001年,设有多个硕士专业,包含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以及区域经济学一个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具备三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每年招收学术型硕士生50人左右,专业型硕士生240人左右,规模较小但质量要求高。
近年来,北大政管保研总录取人数保持在20~30人左右,以本校直升为主,外校生比例逐渐降低,竞争激烈。从2017至2021年保研录取人数分析可知,招生数量呈下降趋势,但21年增加了2个名额,新增的名额仍被本校生占据,虽然增长幅度不大,但增加了可争取的坑位。
在专业选择上,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招生人数最多,适合公共管理、政治学、经济学、财政学等背景的学生跨保。应急管理专业为2020年新开设,招收1名推免生,21年数据则增加至3名,人数有所上升。
外校保研生数量通常在5~7名左右,主要来自985、211院校,表明学院重视学生的院校背景。在专业偏好上,倾向于传统实力强劲的院校,建议京内高校及常上榜的985院校学生积极尝试。
总体来看,外校生保研至北大政管难度逐渐增加,但招生人数保持乐观趋势,且部分专业对外校生相对友好。此外,北京大学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合作的PKU-LSE公共政策双硕士项目,虽然21年暂停招生,但名额已扩充至普通公共政策学硕,为外校生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为了提高保研成功率,建议学生准备时注重成绩、排名、英语水平、科研实践、专业知识及面试技巧的提升。在申请时,根据自身院校层次和专业背景,合理选择申请专业,增加录取几率。
综上所述,保研至北大政管需要全面准备、深挖专业优势,同时关注政策动态与历年数据,制定合理策略。希望每一位有志于政管领域的学子都能圆梦名校,开启精彩的职业生涯。
以上就是191招生网为大家带来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中央财经的比较,各有什么特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1招生网:
www.191577.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